毋庸置疑,2018年整個農資大環境是非常不景氣的。企業發展陷困局,不前進就會掉隊;經銷商在各種政策擠壓下垂死掙扎,對企業很難有忠誠度,形勢嚴峻。
接下來的路越來越窄,越來越難走。有人說,當陷入困境時,如果自己不能改變,那么,就讓環境幫助度過難關。今天,成都植保會就是最佳途徑和機會窗口。
作為年度盛會,今年的植保會注定又是一場轉折的盛會,賦予農資行業變革的使命。
今天上午,十幾萬農資人涌入西部國際博覽城,找尋適合自己發展的新方法、新思路、新方向。在此,作者嘗試從自己的所見所聞提煉出八個方向,希望為大家帶來一些思考和啟發。
出路一:
走品牌之路,做正規企業
今年,隨著新《農藥管理條例》和各個地方性政策的出臺以及監管力度加強,企業逐漸走向正規,大品牌產品越來越多,市場逐漸趨于良性、健康發展。
之前,部分企業靠低劣產品發家致富,隨著監管趨嚴,這條路已經行不通了。今后,一定是正規企業的好產品才能將生意做大,做長久。
據了解,今年的植保會參展企業1100多家,展位3400多個。記者參觀后感覺,會上,有實力的企業仍是少數,雜牌企業確實不太多見。可以預見,隨著農藥廠家數量急劇下降,未來一定是專業選手的天下。
出路二:
關注土壤健康,進攻特肥
這兩年,隨著大家對生產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,生物菌肥、碳肥、土壤調理劑、中微量元素水溶肥、生物刺激素等功能性肥料受到追捧,成為新一輪增長點,各大國內知名肥料企業、特肥企業、甚至農藥企業,都開始關注土壤健康這一話題,同時也推出了相應的特非常產品,土壤健康是未來的一個方向,同時也是各個企業近幾年競爭的方向。
在植保會現場,記者發現,今年展示特肥領域的企業非常多,代表企業有山東土秀才、四川好時吉、康樸新肥、土木啟、紫牛、川金象等。
在特種肥領域,微生物菌肥是較熱門的一類,據悉,截止2018年10月20日,登記企業2386家,登記證數量5967個,河北、山東、河南占據一半左右的比例,未來市場可期。
出路三:
兼并重組,強強聯合
為應對競爭,企業間并購整合速度加快,拼實力時代正式到來!
2018年,中化國際收購揚農集團;利民股份收購河北威遠農藥、動物藥業;江山股份第一大股東中化國際收購福華科技等,可以說兼并重組一波又一波。
本次會議上,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,科迪華農業科技?成功亮相,拜耳除草劑明星產品保式達亮相巴斯夫展館。由此可見,從產品到技術,企業間結盟發展的意愿越來越強,攜手發掘新增長點,成為當下農資企業迫在眉睫的事情。
出路四:
飛防,當下正流行
如果之前飛防是一種潮流,現在的飛防應該是趨勢。
據了解,經過幾年掙扎和市場培育,目前的植保無人機融合了人工智能,大數據,物聯網技術,成為中國所有農機中,最智能最新時代特征的高效農機,正在努力推動中國農業進步!
本次植保會,飛防這個版塊減少了很多參展企業